反共可以多姿多彩

 

   “小男人”是我上网后学的新词之一。按我的理解是指那些只求小家和睦,无视国家大事的男人。这样的男人不在我的视线内,我也没功夫提及,虽然让我奋起还击的惡棍多为男性,从毛泽东到江泽民,从鲁迅到李敖。我把那些勇于旗帜鲜明地反对共产暴政,追求公平正义,但不知敬天畏神,还自以为是的好汉称为大男人。与他们相比我算只求心安理得的信神女,庆幸自己拥有自由,乐于分享在自由中采撷的思想成果。


   虽然我的心声被中共封杀,但我乐见龙应台到大陆发声,也理解她为何对上海男人感慨万端。我在德国认识的上海男人与她讲述的不同。在龙应台的慨叹中,我没看见她批评小男人,只读出她对女性解放的思考。


   在德国没有上海男人,就没有我曾发文的两份华文报刊,其中一份是联邦德国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出版物《真言》。全德学联因六四屠于1989年7月在杜塞道夫成立, 以推进中国民主化和维护留学生利益为目的。每年举办纪念六四的活动。


   我在六四后参加的活动中认识两位上海男人,他们都曾任《真言》主编。一位复旦毕业,主动流亡到德国后以教中文谋生,因不与共魔同舞,曾被一媚共的中文学校解职。另一位是公派留学的三好生,在德国获得理科博士学位。这两位上海男人都饱尝共毒,热心公益,乐于助人。


   《真言》后来被三次改名,但我不忘初衷,只记原名。从2004年3月已第二次改名的《真言》中获知,钱博士荣任主编并在替一位因撒谎而被德国海关人员误认为走私犯而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地毯商分忧解难。读他因此而写的《漫谈关税的法律问题》时我也又感觉他是在教人撒谎违法,而不是引导大家自觉守法。文章一开头他就讲自己过去如何为了不交关税,再贵重的邮件,都只申报50马克的价值,因为50马克内的就不用交税。如果人人都象他学习,这条规定不就失效了吗?在我看来任何法律都制约不了钱博士,因为凭他的聪明才智他总能找到空子钻。


   如果我是钱博士的话,我会以地毯商为戒叫大家防备撒谎的恶果。德国人早已尝够了大陆人的谎言,对华人防不胜防。一位留学生告诉我他的真文凭被当成了假文凭。为什么?因为假文凭泛滥,德国人无法辨认。在德国申报政治难民的大陆人更是除了法轮功学员外无不撒谎,连名字都是假的。


   全德学联曾请龙应台就上海男人做过一次报告,可惜我不知道,只是后来忽然看见《真言》上出了个顾问栏,里面有龙应台的名字。打听结果这是编辑们的主意,龙应台同意当顾问,但从未顾及过这份小报。这虽也带中共特色,但足以说明龙应台能让我说服不了的男人们折服。上网前我所有的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热爱中国文化的古董意识、环保、民主等等意识都在她的作品中有所表达。上网后才发现龙应台对李安与莫言的谬赞以及别的谬论。


   我也读过好些批评她的文字,但没有一篇能说服我。从她的履历推断,六四时龙应台该正在德国相夫教子,作为台湾人,想来她不曾象我那样受到震撼,但六四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太多,象我们这样的局外人很难加以评价。我反对中共用坦克镇压请愿学生,并因此看清了中共的反人性反民主本质,然而六四前给我的印象却是谣言满天,垃圾遍地,争权夺利。下跪、绝食、绑架、结婚……实在让我应接不暇,莫名其妙。再看看十年后法轮功学员的上访场面,这才是我所推崇的争取民主自由的姿态。


   在因六四进入我视线的人中戴晴令我瞩目。作为既得利益者她勇于站出来仗义执言并为此坐牢但至今一如既往。我理解她的追求,尽管她的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比如据称她曾说龙应台不是中国人,而以我之见龙应台比她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比她更有资格以中国人自居,她只不过了解中共党史和党文化而已。


   我想回大陆但做不到,龙应台做到了并能用她的意识影响民众,而龙应台意识绝对与马列意识及其共产党文化背道而驰,就是说龙应台不用象我一样大叫反共,却起了反共的大作用。龙应台意识的代表作堪称《为台湾民主辩护—与华人世界对话》。“我们没有看见暴民,没有坦克,没有街头的火焰冲天。” 这折射的应该是六四留给龙应台的印象吧?!龙应台没有意识到上帝在美国两党和平轮换中起的无形作用,但除此之外都中我意。龙应台不用我为她辩护,但我希望大男人们能好好听听她的讲演,细细读读她的文章。不管怎样,我欣赏龙应台的另一原因就在于她不随便评价自己不了解的人事包括六四。


   如果说龙应台是“台湾宝贝”,那么这样的宝贝当然比上海宝贝对读者有价值。我在想大陆人中有谁能与龙应台相提比论?曹长青和龙应台年龄相近。但龙应台在台湾读孔子庄子时,曹长青只有大字报等中共毒物可看。龙应台30岁就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而曹长青30好几了才被迫开始学ABC。用曹长青意识可以清除共毒,但我上网前不知曹长青也没谁对我提起,而“龙卷风”一再刮到我面前。有人对我推荐过王小波,可惜他虽然也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却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不说还与李敖相比……


   想来想去,觉得只有杨银波够格。在我力所能及观到的当代华人文坛上杨银波好比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龙应台虽有贫穷的童年记忆,但不至于象杨银波这样11岁就得靠拣废物为生。获知杨银波1983年才生在重庆时,我惊讶了半天,那年我正好去那儿上大学。杨银波可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杨银波的人品文风和思想境界让我难以挑剔,只找到一个盲点。他觉得鲁迅被中共利用了,但据我研究鲁迅和中共全都违反“仁义礼智信”,可谓臭味相投。对杨银波来说社会就是大学,上网就是留学,他的思想水平超过博士教授,因为他没有学位职称专业等的束缚。他的《六四·法轮功·蒋提案与丁提案》证明其时不过21岁的年轻人思想之成熟,对大陆之了解能够弥补龙应台的不足。


   龙应台的正气让很多男人比如李敖相形见浊,而杨银波也具有这种高贵品质。这在当今社会非常稀少,比文凭地位才气令我折服!说龙应台是“高等华人”,我赞同,她这样的精英和杨银波那样的草民在大陆的影响力越大,我越高兴。



2004年首发



正體字版



反共可以多姿多彩


   「小男人」是我上網後學的新詞之一。按我的理解是指那些只求小家和睦,無視國家大事的男人。這樣的男人不在我的視線內,我也沒功夫提及,雖然讓我奮起還擊的小人多為男性,從毛澤東到江澤民,從魯迅到李敖。我把那些勇於旗幟鮮明地反對共產暴政,追求公平正義,但不知敬天畏神,還自以為是的好漢稱為大男人。與他們相比我算只求心安理得的信神女,慶幸自己擁有自由,樂於分享在自由中採擷的思想成果。


   雖然發現我的心聲被中共封殺,但我樂見龍應台到大陸發聲,也理解她為何對上海男人感慨萬端。我在德國認識的上海男人與她講述的不同。在龍應台的慨嘆中,我沒看見她批評小男人,只讀出她對女性解放的思考。


   在德國沒有上海男人,就沒有我曾發文的兩份華文報刊,其中一份是聯邦德國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的出版物《真言》。全德學聯因六四屠殺於1989年7月在杜塞道夫成立, 以推進中國民主化和維護留學生利益為目的。每年舉辦紀念六四的活動。


   我在六四後參加的活動中認識兩位上海男人,他們都曾任《真言》主編。一位復旦畢業,主動流亡到德國後以教中文謀生,因不與共魔同舞,曾被一媚共的中文學校解職。另一位是公派留學的三好生,在德國獲得理科博士學位。這兩位上海男人都飽嘗共毒,熱心公益,樂於助人。


   《真言》後來被三次改名,但我不忘初衷,只記原名。從2004年3月已第二次改名的《真言》中獲知,錢博士榮任主編並在替一位因撒謊而被德國海關人員誤認為走私犯而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地毯商分憂解難。讀他因此而寫的《漫談關稅的法律問題》時我也又感覺他是在教人撒謊違法,而不是引導大家自覺守法。文章一開頭他就講自己過去如何為了不交關稅,再貴重的郵件,都只申報50馬克的價值,因為50馬克內的就不用交稅。如果人人都象他學習,這條規定不就失效了嗎?在我看來任何法律都制約不了錢博士,因為憑他的聰明才智他總能找到空子鑽。


   如果我是錢博士的話,我會以地毯商為戒叫大家防備撒謊的惡果。德國人早已嘗夠了大陸人的謊言,對華人防不勝防。一位留學生告訴我他的真文憑被當成了假文憑。為什麼?因為假文憑泛濫,德國人無法辨認。在德國申報政治難民的大陸人更是除了法輪功學員外無不撒謊,連名字都是假的。


   全德學聯曾請龍應台就上海男人做過一次報告,可惜我不知道,只是後來忽然看見《真言》上出了個顧問欄,裡面有龍應台的名字。打聽結果這是編輯們的主意,龍應台同意當顧問,但從未顧及過這份小報。這雖也帶中共特色,但足以說明龍應台能讓我說服不了的男人們折服。上網前我所有的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熱愛中國文化的古董意識、環保、民主等等意識都在她的作品中有所表達。上網後才發現龍應台對李安與莫言的謬讚以及別的謬論。


   我也讀過好些批評她的文字,但沒有一篇能說服我。從她的履歷推斷,六四時龍應台該正在德國相夫教子,作為台灣人,想來她不曾象我那樣受到震撼,但六四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太多,象我們這樣的局外人很難加以評價。我反對中共用坦克鎮壓請願學生,並因此看清了中共的反人性反民主本質,然而六四前給我的印象卻是謠言滿天,垃圾遍地,爭權奪利。下跪、絕食、綁架、結婚……實在讓我應接不暇,莫名其妙。再看看十年後法輪功學員的上訪場面,這才是我所推崇的爭取民主自由的姿態。


   在因六四進入我視線的人中戴晴令我矚目。作為既得利益者她勇於站出來仗義執言並為此坐牢但至今一如既往。我理解她的追求,儘管她的觀點有很大的局限。比如據稱她曾說龍應台不是中國人,而以我之見龍應台比她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比她更有資格以中國人自居,她只不過了解中共黨史和黨文化而已。


   我想回大陸但做不到,龍應台做到了並能用她的意識影響民眾,而龍應台意識絕對與馬列意識及其共產黨文化背道而馳,就是說龍應台不用象我一樣大叫反共,卻起了反共的大作用。龍應台意識的代表作堪稱《為台灣民主辯護—與華人世界對話》。「我們沒有看見暴民,沒有坦克,沒有街頭的火焰衝天。」 這折射的應該是六四留給龍應台的印象吧?!龍應台沒有意識到上帝在美國兩黨和平輪換中起的無形作用,但除此之外都中我意。龍應台不用我為她辯護,但我希望大男人們能好好聽聽她的講演,細細讀讀她的文章。不管怎樣,我欣賞龍應台的另一原因就在於她不隨便評價自己不了解的人事包括六四。


   如果說龍應台是「台灣寶貝」,那麼這樣的寶貝當然比上海寶貝對讀者有價值。我在想大陸人中有誰能與龍應台相提比論?曹長青和龍應台年齡相近。但龍應台在台灣讀孔子莊子時,曹長青只有大字報等中共毒物可看。龍應台30歲就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而曹長青30好幾了才被迫開始學ABC。用曹長青意識可以清除共毒,但我上網前不知曹長青也沒誰對我提起,而「龍捲風」一再刮到我面前。有人對我推薦過王小波,可惜他雖然也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卻缺乏對中國文化的認知不說還與李敖相比……


   想來想去,覺得只有楊銀波夠格。在我力所能及觀到的當代華人文壇上楊銀波好比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龍應台雖有貧窮的童年記憶,但不至於象楊銀波這樣11歲就得靠揀廢物為生。獲知楊銀波1983年才生在重慶時,我驚訝了半天,那年我正好去那兒上大學。楊銀波可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楊銀波的人品文風和思想境界讓我難以挑剔,只找到一個盲點。他覺得魯迅被中共利用了,但據我研究魯迅和中共全都違反「仁義禮智信」,可謂臭味相投。對楊銀波來說社會就是大學,上網就是留學,他的思想水平超過博士教授,因為他沒有學位職稱專業等的束縛。他的《六四·法輪功·蔣提案與丁提案》證明其時不過21歲的年輕人思想之成熟,對大陸之了解能夠彌補龍應台的不足。


   龍應台的正氣讓很多男人比如李敖相形見濁,而楊銀波也具有這種高貴品質。這在當今社會非常稀少,比文憑地位才氣令我折服!說龍應台是「高等華人」,我贊同,她這樣的精英和楊銀波那樣的草民在大陸的影響力越大,我越高興。



2004年首發

Kommentare

Beliebte Posts aus diesem Blog

痛悼王志安他媽

向臺灣人講解劉曉波

毀滅者卡爾· 馬克思—專訪略伍·孔拉德(Konrad Löw)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