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魯迅致網友

 

有網友建議我參與編寫維基條目,我告訴他,如我忙得過來,那麼我必定從改寫魯迅條目入手。把不受中共操控的魯迅研究成果輸入維基可能不是一件易事,因為維基吸引了不少五毛,他們一邊不讓加入針對匪共比如馬克思的批評,一邊竭力干擾加入反共人物比如我的條目。


無恥的洋人層出不窮,寫不完,可敬的華人比如楊天水也數不勝數,無奈我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顧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只能驚訝不到四十就自稱「老頭子」的魯迅居然表示可以「枯坐終日,極無聊賴」!


2004年我發表《魯迅天敵》,因為我從質疑魯迅是「民族魂」的清水君被中共囚禁後,就在追根溯源,揭批中共用來蒙蔽世人的魯迅。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魯迅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此結論來自《大陸「洗腳」鼻祖魯迅》一文的作者。大陸網友發來此文後,我邊讀邊笑,開心極了。裡面透露魯迅應錢玄同邀請為《新青年》而寫的《狂人日記》是剽竊之作。魯迅的成名作居然與果戈里的《狂人日記》在題目、內容、人物、結構、手法、體裁上,甚至結束語「救救孩子」都如出一轍。


我曾致信一40後海外學者,因為他也看出魯迅是個假貨,可惜他無意探究魯迅對中文及其使用者的毒害,也不願正視胡適像魯迅一樣抹黑中華文化包括中醫……無論如何,我樂於公布部分內容,供大家參考:


1


謝謝回音。很高興您還記得我。

我最近在清理郵箱,整理郵址,群發郵件,您也在列。

我群發郵件主要是為了幫助大陸人突破網路封鎖,獲取真實信息,也想順便以文會友,增進交流。



我樂於借貴作出版之際與您筆談,一來希望推廣大作,二來有些想法願與您商榷。今天先寫出以下念頭:



2002101日,70後作家黃金秋(清水君)在網上發表檄文《魯迅 漢奸還是族魂?

》,http://blog.boxun.com/hero/qingshuijun/70_1.shtml


這是我獲知的第一篇質疑和揭批魯迅的文章, 為此我發表《擋道的魯迅》,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pubvp/2004/04/200404032358.shtml


與之應和。這之後我才獲知您的相關作品。我猜想您是50後,那麼在毛澤東去見馬克思前,您在青少年時代除了毛選魯集等共產毒物外,還有什麼書可讀?請告知您從被迫學魯迅到用專著把他釘上歷史恥辱柱的心路歷程。



2004年起,我就樂於閱讀您的評論,我認同您對那一百個為了一千元錢抄寫踐踏人格扼殺人性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大陸作者的評價。沒有您我可能也被楊絳所迷惑,因為她比余秋雨更有文字功底,但我難於認同您對胡適的讚賞。因為胡適也不誠實、雖然與魯迅相比,他有人緣。與陳立夫、周德偉相比,他倆在我眼裡是一路貨色,請看我的相關評論,歡迎反駁:


女性認識針對胡適 


http://blog.boxun.com/hero/2007/xupei/28_1.shtml


就辭評委和批胡適的答覆 http://blog.boxun.com/hero/2007/xupei/30_1.shtml


2



謝謝先生。


容我就您答覆中的要點繼續發問:


您算老三屆吧,也即文革一代。我讀過您的相關作品,也讀過和聽過不少與您同代人的自述,比如劉曉波, 他在1988年金鐘的採訪中表示,「我要感謝馬克思的是,我在文革中能看到的書只有馬克思選集,馬克思給我提供了不少西方哲學史的線索,是當時『走向世界』的惟一橋樑。我看過馬克思全集四十多卷,可以大段大段背下來。馬克思前期的作品不錯。」劉曉波出身在紅色知識分子家裡,而他卻只有馬列毒物可閱。為什麼您在青少年時代卻能擁有書籍並享有讀書的自由?


我向一50後魯迅推崇者推薦您的大作,並告知,象魯迅那樣為了聽將令,詆毀中國人而捏造阿Q等宵小來讓讀者把阿Q當國民性是魯迅的魔力,可惜自討沒趣。不少50後大陸作家雖然反共反專制,卻還是魯迅迷,即使他們身在海外比如曹長青。您怎麼看發生在您同代人身上的這種自我矛盾或曰認知分裂?


我讀過的楊絳作品不多,沒發現她使用您在相關論文中指出的媚共文字,而我對她的好感在於從她作品中獲知她與丈夫在1949年前後的經歷,還有民國一代比如她的姑母,中國第一個女大學校長楊蔭榆的事迹以及胡適的側影。我上次的問題正是針對您對胡適的高度評價。我在那篇敬奉的短文中指出的都是與胡適相關的史實,您不能無視胡適公然撒謊的事實。因為事實是評價的基礎,不是個人看法,恕我直言,忽視或無視事實,就是割裂歷史,拔高胡適。


3



謝謝先生洋洋洒洒的答覆。

可惜您的答覆在我看來不怎麼扣題。

我的第一個問題重心在為什麼您在青少年時代卻能擁有書籍並享有讀書的自由?

您的答覆讓我想起40後的林立果和遇羅克,您能在林立果所言的絞肉機中擁有那份自由與您父母的身份和地位有關嗎?60後的高智晟在少年時也必須為了生計而勞作,甚至差點失學。

我提出第二個問題,是想知道您怎麼看發生在您同代人身上的自我矛盾或曰認知分裂?

我的第三個問題是質疑您對胡適的高度評價,您的答覆只是重複論點,沒有論據。人品與文品是一致的,無法割裂,您把胡適捧那麼高,那您怎麼看錢穆呢?


Kommentare

Beliebte Posts aus diesem Blog

痛悼王志安他媽

向臺灣人講解劉曉波

毀滅者卡爾· 馬克思—專訪略伍·孔拉德(Konrad Löw)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