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宣傳與「白色恐怖」
從國民黨1927年被迫清共起,「白色恐怖」就成了共產文宣中用以詆毀中華民國以及國民黨的紅色術語。共諜利用民國自由滲透並顛覆大陸政權後,以兩蔣為首的中華民國要人包括臺大校長傅斯年吸取經驗教訓在臺灣採取嚴厲措施防共反共,造成「白色恐怖」。
傅斯年1950年過世前發表《蘇聯究竟是甚麼國家?》、《我們為甚麼要反共?》等四篇文章,指出蘇聯是集人類文明中罪惡之大成的國家,斯大林是集中古代近代的一切壞東西之大成的混蛋。故此他指出,為了中國及世界的文明傳統,保持人類的自尊,以及令人類在世界上活得有意思,不得不向蘇共中共拼命反抗。
可能臺灣居民因為沒有嚐過共產黨的苦頭,不知共產黨的邪惡,容易同情被嚴懲甚至處決的共諜,而譴責為了捍衛中華民國,在臺灣防共反共的國民政府以及一黨獨大的國民黨及其黨魁。
從披露的資料來看,身為國民政府高官的陳儀堪稱共產黨的同路人。二二八前接替丁名楠出任其秘書的鄭士鎔在回憶中寫道:「長官曾購其好友左傾作家周樹人所著的『魯迅全集』多部,分贈省圖書館和學校,使能廣為傳閱,卻被畏事的獲贈機構悉數束之高閣,一時傳為笑談。又說,長官曾聘任進步的文化人郁達夫及黎烈文為閩省府公報室主任及改進出版社社長。對郁達夫非但禮遇有加,聞悉郁與王映霞婚變後,其幼子郁飛無人照顧,他還囑託繼女陳文瑛代為撫育成人。黎烈文主持出版『改進』等雜誌外,還銷售當時被禁忌的『資本論』、『大眾哲學』等書籍。像這些被國民黨視為離經叛道的行徑,他竟坦蕩蕩地公然為之」[11]。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寫的《陳儀軍政生涯》進一步證實陳儀宣傳魯迅蔭蔽縱容一系列共產走卒,還利用職權阻礙軍統與中統追剿匪諜比如夏明钢。[12]
面對旅居上海的臺灣自治先驅楊肇嘉(1892-1976)呼籲:「撤廢行政長官公署,改設省政府,另任賢明廉潔之士主持省政」[13] ,陳儀幕僚葛敬恩、夏濤聲與周一鶚卻先威脅他,後用漢奸罪報復他,致使楊肇嘉被捕。[14] 史料顯示,三人都親共通匪,周一鶚還因充當陳儀投共的助手,遭到國民政府通緝。
司馬嘯青在專著《邪惡的開端:陳儀及其帶來的中國官場文化》中披露以葛敬恩為代表的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官員的劣跡,可惜他把親共通共的陳儀及其親信所犯的罪錯都算在國民黨的頭上,忽視國民黨為了在前朝疆域實現三民主義,被迫反共抗日。從鄭士鎔回憶中可知陳儀在被陳立夫要求「不要把沈仲九帶去浙江」的情況下,「以私人顧問性質赴杭襄助,繼續擔任智囊工作」[15]。以陳立夫為首的國民黨人雖然一直被迫抵制匪諜,但在陳儀等大員的包庇下,匪諜潛伏中華民國各界為所欲為。
司馬嘯青也認識到陳儀在浙江省主政時「依然不失其主持台政時的誇大作風,在紹興師爺沈仲九的主導下,規劃10年計劃,與在台時的5年計劃相較,剛好是『倍增』」。[16]
司馬嘯青有幸生長在臺灣,不知這是陳儀推崇蘇聯的結果,亦是陳儀最終投共的前因。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