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與紅色滲透
陳翠蓮在其專著《重構二二八 -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首次把二二八放在了國際層面探討,其中證實日本投降後美國政府希望見到一個「強大、統一、民主的中國」,美國與聯合國承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堅持不以武力介入「中國內部爭端」。就是說,美國把聽命於莫斯科的中國共產黨與追求民族民權民生的中國國民黨的矛盾誤判成內部爭端,制定的對華政策只能束縛以國民黨為首的民族主義者捍衛中華民國。而滲透美中日的共諜比如雅爾塔協議的主導者阿爾傑·希斯(Alger Hiss)為了協助共產勢力赤化中國,竭盡全力破壞戰後美中體制,阻止美國對國民黨以及主導的中華民國的支持。
正當蔣中正準備派兵進攻延安之際,臺灣發生迫使蔣中正把國軍調到臺灣增援的二二八事變。蘇聖雄在專文〈二二八的另一種視野:從蔣中正日記還原派兵赴臺的過程 〉中評介了身為國民政府主席的蔣中正在二二八前後的思慮。1947年3月7日蔣中正日記中寫道:「本日全為臺灣暴動。自上月廿八日起,由臺北延及至全臺各縣市,對中央及外省人員與商民一律毆擊,死傷已知者達數百人之眾,陳公俠不事先預防又不實報,及至事態燎原乃始求援,可歎!特派海、陸軍赴臺增強兵力,此時共匪組織尚未深入,或易為力,惟無精兵可派,甚為顧慮。善後方策尚未決定,現時惟有懷柔。此種臺民初附,久受日寇奴化,遺亡〔忘〕祖國,故皆畏威而不懷德也。」
陳翠蓮在上述專著中從臺獨視角出發評介了與二二八相關的中國統治模式、歷史檔案與國際環境,可惜沒有探討蘇聯或曰共產國際對臺中日美關係與中華民國的統治模式以及國民黨派系的影響。筆者希望評介聽命於莫斯科的中共對臺灣社會與陳儀當局的滲透,拋磚引玉,聊表心意。
陳翠蓮只在第四章〈二二八事件分析〉第四節〈中國共產黨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中論及1945年8月被中共中央任命為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的蔡孝乾來臺後,「至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全省黨員不過七十餘人」。 陳翠蓮也質疑蔡孝乾把「謝雪紅及其部众算做中國共產黨的一支」,因此,陳翠蓮認為中共省工委「並未在二二八事件中發揮實際作用。但是,事件後逃離臺灣的共產黨員,日後卻大大吹噓共產黨的武鬥與文鬥路線」。陳翠蓮質疑陳炳基、吳克泰、葉紀東、蘇新、蔡慶榮(蔡子民)等二二八參與者的相關自述,擇要反駁,只認可中共華東局在1948年6月在香港會議對二二八事件的總檢討,斷定中共臺灣省工委只扮演了被動的角色。筆者認為該檢討足以證明潛臺共產黨確實企圖趁機篡奪政權,國府當局雖將二二八事件歸咎於共產黨煽動,但就筆者目之所及的資料來看,各界都低估了共產黨的赤化作用。
在《透過謝雪紅現象探討紅色恐怖與白色恐怖的異同》中,筆者以謝雪紅為例說明共產黨員如何煽動與操縱民怨發起文鬥與武鬥,企圖篡奪臺灣政權,這是共產黨在抗戰結束後發動全面戰爭顛覆中華民國的一個戰役,失敗後便利用二二八進行宣傳戰,已成功顛倒黑白,敢於組織暴動的共黨份子如謝雪紅被美化成英雄……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已隨之進入臺灣的主流社會。一來臺灣當局平反的「政治受難者」與中共的烈士雷同,二來中共從1979年改變對臺政策後已達成在其《吿臺灣同胞書》里提出的目標:結束軍事對峙、達成兩岸三通與擴大交流。現在中共的目標是什麼?為了抵制中共統一臺灣,筆者希望以二二八為例進一步說明中共如何滲透臺灣並影響至今。
自從列寧創建了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後,就利用民族矛盾,鼓動各民族各地區獨立,趁機滲透其間,企圖達到赤化全球的目的。每個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共產極權國家都堪稱蘇聯的殖民地。1949年,毛澤東在謝雪紅等的簇擁下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前身就是中共1931年在中華民國境內武裝割據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而臺海兩岸都從五四運動起被共產國際及其宣傳品滲透,謝雪紅堪稱典型人物,她不僅是接受莫斯科培訓的臺灣共產黨員,而且既與中共又與日共關係密切,還遭到在臺的日本當局關押與陳儀政府通緝。謝雪紅因領導臺中武裝暴動成為二二八的通緝犯逃到大陸,而陳儀也因二二八被迫離職,回到大陸。
然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陳儀也像謝雪紅一樣成為中共統戰臺灣的宣傳工具,在探討過謝雪紅的角色後,在此以陳儀為例說明共產黨滲透臺海兩岸的方式與後果。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