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炳章火矩 — 迎接“中國之春”



2003年上網以來,我結識了不少同行,其中包括被中共囚禁的清水君與因迫害早逝的楊天水(1961-2017)。他倆都認清了中共和魯迅的邪惡,推崇中華文化,因而言行一致。為了鴻鵠之志,他們勇於直面當道的豺狼。



關注民運


為了聲援海內外的民運志士,我曾撰寫多篇文章比如《民運名人》。此文順便提到了遭綁架的民運先驅王炳章,但我還不曾專門去研究他。當時,引起我關注的是在紐約的民運堡壘中國人權的爭端,因為我收到了不少指控其主席劉青的郵件。所以,此文末尾特意引用後來也身陷囹圄的大陸民運志士許萬平的呼籲,希望民運各方保持冷靜,防止中共坐收搞垮和搞臭中國人權的漁翁之利。


這篇文章發表後,沒有為倒劉的郵遞員收錄和投遞,但被一署名智叟者修改和點評。標題中出現了王炳章的名字,文中則出現了一段為王炳章打抱不平的批劉文字。最後還加瞭如下“按”:此文章結尾完全莫名其妙,連和稀泥都算不上 ,完全是“不懂政治”,偏要裝懂。


就是說這位智叟支持倒劉,因為劉青曾對王炳章落井下石。其實劉青已遭了報應。作為魯迅天敵我向來反對“痛打落水狗”,因而樂於“和稀泥”。我確實“不懂政治”,更沒政治抱負,我之所以在中共“六四”屠殺後涉足民運,在獲知中共迫害法輪功後,上網抵制,都是出於道德情操。也因此我更願以愚公為榜樣,把時間用來挖掘中共筆桿子和槍桿子堆在我們面前的“謊言、暴力和恐怖”三座大山,盡一個中華文人的義務。


這就是當我在網上查看王炳章作品時,獲知《中國之春》網路版停刊後,願把這份王炳章創辦的民運刊物主辦下去的緣由。



傳承民運


王炳章是海外民運的第一人。當他1982年在北美獲得醫學博士後,棄醫反共時,我還是生活在共產“黨天下”的高中生。不過我雖看不到王炳章的《中國之春》,但我這代人畢竟不象王炳章一樣在青少年時代必須用毛澤東和魯迅思想武裝自己,以與天地人鬥為樂。再說我對中共說教、魯迅作品本能地排斥,即使鄧小平逼著我們為了考試死記硬背“四項基本原則”,但如此“假大空”的東西還是無法為我所吸收。好在我趕上中共被迫給人民松綁的所謂“改革開放”,可以不聽鄧小平的話,而聽鄧麗君的歌。


簡言之,王炳章和我分別屬於因文革而覺醒的一代和因六四而反共的一代。文革一代是受中共毒害最深的一代,這應該是導致海外民運爭鬥不斷的原因之一。圍繞《中國之春》也曾發生過各種鬥爭,王炳章多是失敗者,而這在我看來正是他的可貴之處。二十三年來他寧可被共特包圍,也不詆毀他人,為的是重建中華民國,堪稱黃花崗精神的體現!我為他獲得《黃花崗雜志》頒發的首屆黃花崗精神獎而高興。


王炳章在1982年為《中國之春》寫下的發刊詞現在讀來還不過時,雖然他還沿用了中共術語,比如“封建專制”。而這正是我願意接過他點燃的火炬的動力。


王炳章願意“為在神州大地實現真正的民主與法治,自由與人權鳴鑼吶喊”,願意“在通向民主自由的大道上,起到鋪路架橋的作用”,我還願意進一步把被魯迅和中共抹黑的傳統文化(儒釋道)介紹給讀者,這是五四後出生的中國人尤其是大陸人多未接觸的民族命脈和精神源泉。要重建中華民國必須復興中華文化,以獲得民主與法治的道德基礎。


與此同時,我還會努力讓各方仁人志士的思想在《中國之春》中開花結果。


百花已在海外齊放,中國之春必然來臨!



2005年7月首發於萊茵河畔

Kommentare

Beliebte Posts aus diesem Blog

痛悼王志安他媽

向臺灣人講解劉曉波

毀滅者卡爾· 馬克思—專訪略伍·孔拉德(Konrad Löw)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