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與史沫特萊的異同
宋慶齡(一八九三-一九八一)的父親是中國的暴發戶,史沫特萊(一八九二-一九五零)的父親是美國礦工。表面上,她們的區別很大,但實質上,她們卻大同小異,都屬反傳統反道德的共產國際間諜。 紅色女性 史沫特萊自己的婚姻破裂後到紐約結識印度共黨領導人恰托,成為其情婦。與孫中山不同的是恰托沒有因為新歡而拋棄妻子。宋慶齡與史沫特萊都涉足他人的婚姻,都是二奶的先行者。與此同時,她們也都是紅色恐怖主義的幫凶。 一九一八年史沫特萊被控違反間諜法, 入獄六個月。雖然罪證確鑿,她卻聲稱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所以,曾同情她,試圖為她寫傳來證明其名譽的露絲 · 普萊斯( Ruth Price )最後在大量的事實面前認清史沫特萊的醜惡面目後表示,這個時候史沫特萊 “ 已經成為欺騙高手 ” 。 二十七、八歲時,史沫特萊跟著情夫移居柏林。在那裡她結識共產國際成員德國人威利 · 門森伯格( Willi Muenzenberg )和他的戰友雅各布 · 米洛夫 · 阿布拉莫夫( Jakob Mirov-Abramov )。後者的官方身份是蘇聯駐柏林大使館工作人員,實際上是共產國際國際聯絡部歐洲區頭目,後來還成為蘇聯軍事情報組織的重要人物。這兩人與史沫特萊被共產國際派到中國密切相關。 一九二一年,史沫特萊就到過莫斯科。一九二八年,史沫特萊再次去蘇聯,並從那兒與一位小秘兼情夫進入中國。宋慶齡則在國民黨清黨剿共後,與曾代孫中山與蘇共聯絡的陳友仁一起站在了共產黨一邊,並於一九二七年八月共同前往蘇聯,受到蘇共厚待。在南京政府因蘇聯支持共產黨在南昌等地的武裝暴動而與其斷交時,宋慶齡又與陳友仁等一起在莫斯科譴責中國政府。在莫斯科,宋慶齡與史沫特萊第一次相見。 一九二八年三月,宋慶齡從蘇聯到柏林,陳友仁則去了法國。他們本來分別是鰥夫寡婦,又成雙結隊,以致外界誤傳他們象蔣介石和宋美齡一樣結婚。歷史證明宋慶齡需要孫中山遺孀的名義,以便為共產國際效勞,因此他們當時用分離來闢謠。 一九二九年春天,在南京紫金山修成耗資巨大、歷時三年的中山陵。南京政府為孫中山舉行國葬儀式。宋慶齡回國出席國葬,史沫特萊則前去報道葬禮。 應共產國際操縱的 “ 國際反帝大同盟 ” 之請,宋慶齡又發表對國民政府的譴責。宋慶齡宣稱: “ 反革命的國民黨領導人的背信棄義的本質,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無恥地暴露於世人面前。在背...